首 页  |  教学团队  |  学术会议与交流  |  模拟法庭  |   新书推荐  |  师生互动  |  学生习作  |  课程考试  |  教学评估  |  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公告>>>最新公告
 
李肇星:台湾和涉藏问题不难解决不值得担忧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副秘书长、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就大会的议程进行发布,并且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的有关问题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

       [法国观点周刊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法国观点周刊记者。我的问题是这样的,目前在中国和西方之间似乎有误解加深的现象,主要是涉及所谓的三个“T”的问题,也就是贸易问题、台湾问题和涉藏问题。这样的误解似乎还不只在这三个领域,这样的一种现象对于中国、西方和整个世界的未来来说都是让人担忧的,所以我想问发言人的是,中国是否会利用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契机,来尝试另外的一种沟通办法,这样的一种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李肇星]:非常感谢来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法兰西的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发言机会,谢谢!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我记不住多早以前,有一个人老是担心“天要塌下来”,所以睡不好觉也吃不好饭,顾虑重重,这就是中国的成语“杞人忧天”的来源。我个人认为,你说三个“T” 的问题,不值得担忧,也没有任何理由担忧。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则,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在贸易方面坚持公平、合理、平等、互利。所以,这些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是不值得担忧的。

  [李肇星]:比如说贸易,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从那以后,中国进行对外贸易,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严格地按世贸组织规则办事,这有什么问题呢?不会有什么问题值得你忧虑的。比如西藏问题,早在13世纪,西藏就在行政上成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平地说,在这之前,从历史传统上、文化上,它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西方个别政客想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干涉又干涉不成,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西方个别政客忽视西藏的历史,忽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忽视从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偏听偏信一个叫做“达赖喇嘛”人的话,那是他们自己对问题缺乏了解或者学习西藏的历史和现状不够的问题。

  [李肇星]:西方个别领导人尽管工作很忙,自己国家的人民有那么多事要干,但是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去见达赖喇嘛,我们无法理解,中国人民听到这些消息也非常气愤。你给他讲事实真相,他又自我辩解说,达赖是一个宗教人士。其实不是,他是一个政治流亡者。我在美国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曾经担任过政要职务,我不提他的名字了,他曾告诉我,他认为达赖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和尚。有的人就信达赖的甜言蜜语,他说他也不赞成西藏独立,、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你不赞成西藏独立,你为什么要搞个大藏区呢?为什么要成立和保持流亡政府呢?还有一个虚假的宪法呢? 

  [李肇星]:为了帮助你看清楚一些谎言,我推荐你读几首诗,西藏一个著名的爱情诗人叫仓央嘉措,他是六世达赖喇嘛,在一首诗中,他非常深刻地指出,有些谎言往往看起来是非常艳丽的、闻起来是香气喷喷的,所以要千万注意。

  [李肇星]: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包括海峡两岸中国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应该不难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实际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么点事,这么简单,对某些西方政客来讲,怎么就这么难记呢?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干扰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是坚决不能接受的。比如说,到现在我们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他们情同手足、血浓于水,正在进行友好交流,扩大和加强友好交往的时候,个别国家向台湾出口先进武器,这就像弟兄两个人正在拥抱的时候,有人给其中一方递上一把匕首,用心何在? 

 
更新日期:2010/3/4
阅读次数:339
 
上一条:  李肇星斥责个别国家售台武器:兄弟拥抱时递匕首
下一条:  我国海军第5批护航编队将赴亚丁湾
 
 【我想发表评论】 【将文本推荐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栏目相关文章==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发表白皮书指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发布
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中国首次就对外贸易情况发布白皮书
余民才副教授参加第五届中日海洋法研讨会
朱文奇教授当选为亚洲国际法学会执行理事
>>> 更多
 
Copyright©200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
邮编:1008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电子邮箱:rucpil@email.ruc.edu.cn 本网由中创网络建设
京ICP备06036180号